找到相关内容109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庄严的法具:佛珠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僧侣或居士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义有四种:数珠、珠謦、念诵謦、珠之贯线。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謦条缠身的风尚,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为后世佛珠的使用。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佛陀启示波流离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

    佚名

    |佛珠|佛教|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10173627821.html
  • 对茶艺的一点哲学思考

    ,得到大智大慧,达到大彻大悟,这就是“吃茶去”的禅法禅机,吃茶寻常事,无心贵自然。  茶艺在宋代成为一种上行下效的风尚,得力于宋徽宗的倡导和力行。宋代以权力推进社会生活的伦理和秩序,使其生活风尚更趋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74057742.html
  • 玄、禅与美

    一点对于封建社会中后期士人心理具有重要影响。身处庙堂之上,心游江海之间,身心相离的生活方式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审美风尚具有根本性影响。  禅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这方面的著作已经很多了。这里我们同样着重...范围内讲自由,但其中蕴涵的冲破一切枷锁的巨大力量对于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士人心理具有深刻影响。同样南宗禅所讲的平淡、空灵对于后来的审美风尚也有重要影响。  限于时间,本报告只能概括地谈论这些问题。不当之处...

    李昌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3358596.html
  • 弘扬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

    现象及贪污腐化现象,促进环境保护,培养诚实不欺、诚信敬业的风尚,减少假冒伪劣,还能保持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五戒,完全可以作为全社会普遍的遵守的道德伦理底线。大乘佛法所强调的四...承担的高尚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凸现民族高大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凡此都能极大的充实与丰富构建和谐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   佛教道德实践的一些原理与方法,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3663376.html
  • 佛教寺院为何要做早晚功课

    百丈怀海禅师制定出共住《清规》,在赵宋以后尤其是明代,丛林中普遍形成了朝暮课诵的定制,早晚功课与诵经、拜忏等法事,共同成为寺院风尚。  关于课诵的起源,从《法华经?法师品》中记载有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的文字来看,中国佛教课诵的风尚由西域等地的佛教译经家传来。中国典籍中关于课诵方面最早的记载见于《吴书》〈刘繇传〉附记后汉笮融的事迹,里面说:“笮融者,丹阳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0365325.html
  • 佛教天女:从丰腴到妩媚

    女性化,天女的圆乳被弄扁使之病态化。已经汉化的天女造型,在我国也因历代不同风尚,不同审美观念而有所变化。大体上说,这种改变多是按照当时美女标准加以理想化或典型化的。包括菩萨,除细目重视佛性特征之外,...平遥双林寺中大量的明塑供养人像中,便可了然。  到了清代,佛寺的绘画塑像艺术水平显然逊于前代。也可能是满族的审美和风尚冲击了中原文化的缘故,也可能画师工匠失去了传统准绳,在菩萨或天女造型方面很少佳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32770175.html
  • 历史娱乐的底线在哪里?

    提供了丰富的底蕴,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在新时期,历史也为大众提供了言说作料,成为表达其价值观念的载体。于是,夹杂着对历史的解构,一种历史娱乐的风尚颇为流行。 历史娱乐既已成为现实,就不能不遭遇人们的评说。或褒或贬,或褒少贬多,或褒多贬少,时下的种种评价不一而足。也许,对待风尚,人们的评价总会有难以调和的分歧。在严肃的史家看来,人们应该对历史持有严肃至少是敬畏的态度,随意涂抹历史...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09361683086.html
  •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积极弘扬佛教伦理道德

    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重要指导方针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保障。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程度,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0260156.html
  • 中国茶文化经典

    文化典籍文献的兴起和发展,有一个历史的流变过程。其契机则有三个方面:一是饮茶事项的出现与饮茶风尚的演进;二是饮茶在社会活动中地位的确立和提高;三是茶文化意识的自觉和深化。整个茶文化典籍文献大历经历了...南北朝对茶的认识还是主要限于药用、解渴、解酒、佐餐、祭祀、养生等功用性的方面,而将饮茶看成是某种精神情趣的倾向上则逐步萌芽。饮茶风尚由南从北在全国范围逐渐普及,品茗旨趣由低级向高级在缓慢而坚定的演进,...

    余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91781406.html
  • 孔子之忧

    编纂《诗经》、《尚书》,确定礼乐制度,是要用来治理天下,流传后世;不只是为了修养个人的身心,也不只是为了治理鲁国。可是,如今鲁国君臣上下渐渐破坏了尊卑纲纪,道德风尚一天天变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

    列子原著

    |道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140391266.html